|
近日,甘肃泾川气象局刘姓局长的出轨瓜,想必大家都吃到了。女主丈夫李先生早有察觉,可是苦于没有证据,后来发现了聊天记录证据确凿。立即到刘局长上级单位纪检组做了笔录,有起因、有过程、有证据,怕是刘局长无法抵赖了。受到举报后,竟然凌晨还想与女主沟通情况。
刘局长会被处理,已是毫无疑问。
但是作者对他表示极度惋惜,因为他一路走来,实属不易。
走出县城,省会求学,打开另一个世界
刘局长全名叫刘尚博,1988年生,甘肃静宁人,刘局长上了大学后,才从老家出来,参加工作后就在老家所在地级市平凉市各地工作(这个我们在后面说),参加工作13年来没有走出过平凉。平凉市大家可能不知道,但是崆峒派肯定听过,金庸笔下的崆峒派也是正儿八经的武林门派,崆峒派的地盘崆峒山就在平凉市的市辖区崆峒区西郊。
静宁县在平凉市的西部,是古丝绸之路东段中线上的重镇,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地,农业大县。静宁也是干旱贫困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自然降水利用率低。全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34立方米,仅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1/12和1/8,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严酷,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县,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里自然条件恶劣,放眼黄土,可以说绿色植被都比其他地方少的多。当地学子们都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走出去。因此这里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自恢复高考1978年以来,共向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人才8.5万人,高考质量连续多年居全市前列。
在此背景下,经过不懈努力,2006年9月刘局长考入了省会兰州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到了兰州以后,刘局长发现这真是比县城好多了,高楼林立,车流如梭,商业繁华,就连大街上的小姐姐姿色都不一般。这使得原本还有点社恐的他,慢慢放的开了。毕竟这时候的他,已经初步有了资本。
兰大是个985院校,他学的大气科学是兰大的四大双一流学科之一,是国家重点专业。兰州大学是我国高校中第一个成立大气科学学院,其始于1958年成立的气象学教研组。同时兰州大学大气科学也是第二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大气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全国开设大气科学学科的大学不多,其中拥有博士一级学科授权资格的大学只有7所,兰州大学便是其中之一。在教育部官方学科评估中,兰大的大气科学得分77分,排在第5名,实力已经很不错啦。
换句话说,这毕业了基本就算是带了编制了,这为刘局长走向人生巅峰创造了极好条件。
参加工作,勤奋努力,逐步走向巅峰
2010 年 7 月,刘局长从兰州大学毕业了,对于他来说,先上班,对他来说是真正的保障,这年他22岁。因为学校和专业的优势,他回到家乡,进入到了平凉市下辖县崇信县的气象局,在这距离市里比较近,条件也相对较好,周末去市里逛街也方便了许多,好几次他在梦中都笑醒了。
机会总是眷顾努力的人,在崇信县气象局刘局长表现出了超出一般人的勤奋,别人都是反感去写个什么材料、发个什么信息,端茶倒水等等,可是刘局长不是,你们反感的,我都做。他的努力让市局发现了,这是个干活的好苗子。刘局长就被调到了平凉市气象台。
气象部门从单位性质上讲,都是事业单位,例如中国气象局属于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省气象局属于省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市气象局属于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在县里也一样,县气象局是县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气象局是管行政的,气象台是气象观测的实施机构。气象台里的主要岗位观测员、预报员,我们刘局长都干过,而且干的不错。是金子总会发光,刘局长的出色让平凉市局领导感到这小伙子是个人才,没有迟疑的把他调到了市局机关,业务科室工作,在这里他和领导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和同事们关系处的不错。大家都感觉这个小伙工作有冲劲,有担当,科班出身业务自然也没得说。
很快机会来了,时间走到了2016年,此时,刘局长已经上班8年了,经历了多个岗位的历练,人自然也成熟了不少。这个时候泾川县局的副局长,出缺了,领导们考虑再三,觉得这个孩子虽然年轻,但是履历是完整的,尤其是业务上没得说,领导班子对他也了解,是个好苗子。
作为垂直单位,调整干部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一纸任命文件28岁的他,成为了泾川县气象局的副局长,这县局局班子就三人,自己占了一个位子,小伙子心里自然是美滋滋。而且泾川和原来的工作地崇信一样和市辖区接壤,距离市里也不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到岗以后刘局长,真的是表现出了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领导形象。局里业务也更扎实了、抓手更多了、活动丰富了、报道也跟着上去了。自他来后,泾川的新闻报道发稿量居高不下,名列前茅,别说是市局,就是省局和国家局也常常能够见到泾川局的信息。刘局长是个很务实的人,他传帮带,自己以身作则,别看是副局长,这种信息报道往往亲自操刀,亲自联系,往往不怎么费事,都发出来了。机关里的同志们都对这位局长,特别佩服,感觉这是个好领导。慢慢他手底下的同志也被他带出来了,信息也是写的手到擒来,尤其是办公室的同志们得到真传,越写越顺手,经常有作品发出。
2017年也就是到县局的第二年,刘局长干了两件事。一是和原来关系不错的市局同志,共同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上作为第四作者参与发表《市级气象园区网高可靠性与负载均衡设计》文章,给自己的光辉形象又打了一道光。
二是他参加的在职MPA考试,兰州大学MPA招生复试成绩公示了,参与到最后复试的有159人,他考了109名,毕竟领导也是忙里偷闲。可是人家说“排名前105名为拟录取考生,后期如有补录,将按照排序依次递补。”毕竟有些考试,有些就是来试试自己的水平,或许并没有入学的打算。[捂脸]此时刘局长有惊无险的考上了。
入学后,刘局长也是积极参加活动,在联谊活动中,还主动当主持人,一场活动下来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同学们对他也颇有印象。
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刘局长到了自己的母校求学提升,真是如鱼得水,方方面面都是往最好的方向发展。领导的水平在学校也是尽情展示,一个学年过去,刘局长得奖了,获得管理学院2017-2018学年MBA/MPA院级 “三好”研究生奖项。
日子一天天过,刘局长的积累也越发深厚。他出色和上进的表现,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进一步认可。虽然平凉市气象局班子在2019年调整了,但是刘局长的口碑依然在平凉气象系统有口皆碑。
又一次机会来了,2021年经上级组织,统筹考虑,决定任命刘局长为一把手,主持泾川县气象局全面工作。相应的当地的编制部门,更新了组织机构代码证中的法人代表项,自此刘局长由副转正。
不知道刘局长如何看待自己由副转正,但是我们看到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勤奋。但是工作只是一方面,生活上的放纵,让他走向深渊。
不知道是不是一身居高位就开始膨胀,2023年6月刘局长东窗事发了,光辉伟岸形象自此倒塌。
或许就是应了那句话:初心不忘,方得始终。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