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7-3 1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医院总是人山人海的,儿保科也不例外。记得是先去做视力和听力的检查,宝宝自从手术后看到任何穿白大褂的都怕,即使是小区里剪头发的剃头师傅都闪躲;先做的视力,眼睛不肯盯着看呀,这个仪器是要宝宝眼睛注视对焦一定时间才有效,用手机吸引目光也不行,医生也满头汗,但只测到一个,遂放弃;那测耳朵吧,老样子,趴奶奶身上大哭,那种嗡嗡声完全不理睬,就想出去,在里面耗了要一个小时,医生真的辛苦,想尽办法逗他,白大褂脱掉,蹲地上,小子不争气,我那时真的气死了。医生建议等情绪好点再送回来吧。
然后回到前台填表格,就是那种让家长勾选日常行为特征的题目。那时宝宝哭累了,有点困,医院人多嘴杂,没地方坐小孩一直睡不安稳,我老娘就开始滴滴叨了 “你爸爸吃饱了,没事来医院受罪,宝宝难过死了哦,奶奶抱抱”。。。送医院来我已经顶着压力了,测试又不配合,一肚子邪火,被这么一说一下子就憋不住嗓门都大了,吼了“你觉得没问题就没问题,你有多少知识经验来判断?”话重了,但我也顾不上了。填完表已经中午,想着再去测试下,不然医生没报告不看的,匆匆送过去,视力总算测了出来,听力要测的时候又闹了,不配合,报告就出了个建议五官科复查。
下午还要做行为动作的测试,由于工作原因,和老婆交替,下午她来领,我滚回去上班了,没办法,生活不易。
听说是跟着年龄的发育表做一些精细动作和大动作,语言,认知等,报告出来后显示就是大动作尚可,精细动作落后2个月,语言和认知还处在9-12个月的水平吧。一天就过去了,收获就是这几份轻飘飘但捏手上感觉沉重的报告。
马上约了隔天的医生号继续问诊,这里不得不吐槽下当天看的那位专家,专家号贵没事,但至少有个态度在吧,排了好久轮上吧,人家说外面排队的太多,索性同类型的进去一起说。我们就跟一个快2周岁的小孩一起被叫进去了,前前后后大概3分钟,就喵了眼2个孩子的报告说,“不是自闭症哦,语言发育迟缓”塞给我们一张小纸条,是个机构,建议我们带去干预,就没了。。。没了。。。
我理解医生一天要看很多病人累,又都是孩子吵的更累,但一次一个号总是基本吧,合并同类项啊,一起看。。。而且也没过多的解释,除了那句“不是自闭症”带给我很多的安慰外,总体差评;以至于我现在对她的诊断意见也持怀疑态度了,虽然我希望她是对的
好了,医院半日游结束,拿着小纸条,我们家又开大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