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说明,本人和临港发展重度捆绑,重度利益相关。
我对临港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在这里工作快5那年了,在这里买了房子,在这里落了户,连女朋友也从普陀搬过来工作在了临港,以后也铁定会在临港成家,某种意义上我的个人经历,人生轨迹,可以代表一部分来上海打拼的外地人,年轻人。
在临港这么长时间,肉眼可见的感受到了临港的发展,在上海范围内,临港是变化最大发展最快的。但发展快并不能掩盖底子薄的事实,某种意义上,临港是从0开始的,临港根本就没有底子。
5年时间里,我的个人感受就是,真的在发展,真的在变化,人真的在多,但是上面的所有选项,产业,人口,就业,文旅,一切的一切,发展速度,都远远不及规划中的速度。现在101都没有成气候, 更别说103了, 105更是10年以后的事情了。这在我的预期之内,我从始至终都是坚定看多临港,都是认为,临港要2035才能具备足够的竞争力。
但是现在临港的举动,我真是看不懂,产业没有进来,103园区的入住率大片空缺,就业岗位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临港却持续把地,把房子放出来,产业没有成气候,真正就业的人群没有进来, 它把房子先卖了? 以后真正需要的人去哪里? 去书院,泥城吗? 怎么想的呢? 就业人员跟不上,那就等一等,就业上去了,在批房子啊, 这直接把环湖的房子全放出来了,什么意思呢? 以后真正的就业人群来了,他们置业的成本就太高了,难道让这群人买二手房吗?现在的这批房子,真的被需要的人买走了吗?
本身现在滴水湖房子就难卖,难卖为什么不放慢节奏呢?当然这其中可能有深层次的原因(比如房企回款压力等),但是现在的情况,真的是不理想。人口人口不及预期,房子房子卖不出去,就业就业跟不上,105离岸金融讲了这么久了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上述都是我的个人思考和想法,可能是我多想了,无论如何我都是临港的死多头,都希望临港好。
马上交房了, 我会第一时间搬进去, 会一直进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临港发展添砖加瓦。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