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9年10月的一个晚上,浙江瑞安警方逮捕了三名在酒吧打架斗殴的男子。将三人带回警局后,民警对三人进行核查,意外从其中一人的微信里发现猫腻。
让警方起疑的是一个顶着美女头像的微信号,她在凌晨时分发布了一条带有“闪电、胶囊、叶子”这几个图案的朋友圈。警方顺势展开调查,怎料竟牵出一连串不为人知的罪恶交易,六人因此锒铛入狱。
那条神秘的“图形暗语”朋友圈背后,究竟隐匿着怎样的真相?
古怪朋友圈 神秘图案有何玄机?
警方在对三个涉嫌斗殴的男子进行审讯后,发现了那条可疑的朋友圈。持有该手机的男子回忆,她是自己在酒吧相识的一个女孩,因为聊得来所以互加了微信。警方询问这名女子具体身份,男子也表示不太清楚,只知道她大概是在做微商,时常会发些奇怪图案的朋友圈。
虽说是从事微商,但男子的回答还是引起了警方的疑惑。如果是中规中矩的微商,在朋友圈打广告肯定会明确标示自己所卖的产品。可纵观这名女子的朋友圈,能看到的只有一连串奇怪的图案。那名男子声称,此人每次发朋友圈总是过一会儿就秒删,似乎在刻意隐藏什么。
这名神秘女子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反常的举动?为了查明真相,警方随即围绕女子的身份展开调查,很快就有了进展。女子名叫余某,浙江温州人,相貌姣好。不过,虽然余某总是发些穿着漂亮衣服的图片,实际上却是个无业游民,和一群女孩住在宾馆里。
在进一步围绕余某的社会活动轨迹展开摸排后,警方又发现了更古怪的地方。因为没以后固定工作,余某白天基本上都在宾馆,但一旦到了晚上,她就会流连于各个酒吧之间。按理说以这样的生活条件,余某没什么收入去酒吧消费,那她的钱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
直觉敏锐的提醒警方,余某此人绝对不简单。一个居无定所的人能频繁高消费,再加上她发布的那些匪夷所思的朋友圈,很难不让人产生怀疑。为了更好的了解余某,警方假借斗殴男子的名义加了余某好友。两日后,取得余某信任的警方出动,准备对其进行突击抓捕。
深夜温州的一条小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有说有笑,享受着惬意放松的夜生活。在一处灯红酒绿的精装酒吧前,一个打扮精致、挎着昂贵皮包的年轻女孩摇摇晃晃的走出酒吧门口,向着不远处的一家宾馆走去。不用说,这个女孩正是警方要找的余某。
余某
看着余某逐渐接近宾馆,藏匿在警车里的民警们屏息凝神,却并没有急于抓捕这个近在眼前的目标。因为他们很快就发现,余某的身边忽然多出了一个身着黑衣的年轻男子。男子目光警惕的扫视一圈,又附在余某耳边嘀咕了几句。再然后,余某和黑衣男一同进入了宾馆。
又过了一刻钟左右,警方注意到黑衣男走出了宾馆,后面还跟着一个白衣男子。他们开着一辆离开了宾馆,辗转几条小巷后来到了一家新的宾馆。两个人的行踪十分诡异,放着宽敞的大街不去走,非要走难走的小路,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警方没有犹豫,果断跟了上去。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果然不出警方所料,黑衣男和白衣男进入大堂后,后者先行上了楼。几分钟过后,白衣男匆匆忙忙的走下楼,往黑衣男手中塞了某样东西,黑衣男随即就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宾馆。民警小林敏锐的意识到,他们一定是在进行某种交易,必须要尽快拦住他们!
于是,警方决定兵分两路,小林和几个同事负责追捕黑衣男,剩下的人则去拦住那个白衣男。黑衣男虽然驾车逃得很快,可最终还是在岔路口被小林堵了个正着。小林将冰冷的手铐铐在黑衣男的胳膊上,指着他鼓鼓囊囊的裤兜问里面放了什么,黑衣男称只是拿了两根烟。
小林觉得有古怪,便继续要求黑衣男拿出实物来检查。黑衣男自知无法回绝,只好乖乖掏出一个纸包,里面果然静静地躺着两根香烟。但很快,经验丰富的小林便发现了古怪,这两根烟的过滤嘴不知去向,顶端的烟丝发绿。黑衣男对此有些慌神,连忙解释道:
“这是我从一个女生那里买来的香烟‘叶子’,她告诉我说这种烟只要吸上一口就能更嗨更兴奋。她说这里面虽然有大麻,但含量并不高,最多只是助兴,算不上毒品,不会让人上瘾的。”
这和余某朋友圈里对应的那个“叶子”图案完全一致,黑衣男正是从余某那里“进货”,一支收费500元。虽然黑衣男一再坚称这只是普通的香烟,但小林却觉得事情并不简单。当检测结果公布后,小林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绿叶”根本不是烟丝,而是海洛因和冰毒!
小林推测,这种特殊的烟丝之所以会让人上瘾。是因为它事先经过了海洛因和病毒的双重浸泡。香烟是人们最常见的商品之一,毒贩将毒品藏匿其中并不易被人察觉。如此苦心孤诣的藏毒方式,饶是办案无数的警方也头一次见。幸亏发现及时,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重重追击 嫌犯相继落网
黑衣男终于落网,但警方却并未放松警惕。当初和黑衣男一同出现的白衣男还不知所踪,他们必须要尽快抓住这条“漏网之鱼”。作为和黑衣男交易的对象,白衣男极有可能清楚烟丝的来源,于是警方伪装成吸毒者,加上了余某微信,假借过生日为由提出要买十根“叶子”。
不出所料,余某并未掌握“叶子”的具体流向,因而她也无法提供如此庞大的货源。不过,余某向警方推荐了一个名叫“邹哥”的男子,表示他可以为警方提供足量的“叶子”。警方和邹哥取得了联系,经过一番讲价后,最终定于10月21日晚,在某酒吧门口进行交易。
邹某指派余某作为和警方进行交易的“接头人”,这正中警方下怀,因为他们要抓的就是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女子。转眼到了交易当天,一众民警目不转睛的窝在警车内,看着一个白衣女子缓缓出现,可她并不是警方要找的余某。
女子穿着十分朴素,但她东张西望的神态还是引起了警方注意。想必这应当就是邹某指定的“接头人”。虽然并不是余某,但少不了也一定是她的同伙。负责对接的民警先行下车和女子交易,当那个女子丢出“货物”的一瞬间,其他民警果断的将女子按倒在地。
女子被吓得面容失色,嘴里不停的喊着救命。警方给她铐上了手铐,带上车审问才得知,原来女子名叫赵某,是被邹某临时喊来“送货”的。为了将其诱捕出来,警方让女子打电话给他,谎称已交易成功,需要将钱送到邹某手上。邹某不疑有他,想也没想就说出了住址。
警方得到了邹某的具体位置后,随即出动展开抓捕。在一处简陋的出租房内,他们当场抓获了邹某,同时还缴获了不少烟卷。这些烟卷和黑衣男所持有的的外形一致,但其鉴定结果却显示只包含海洛因。显而易见,邹某正是那个和黑衣男交易的白衣男。
邹某
回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邹某倍感悔不当初。他和赵某是玩得很好的朋友,赵某原先在酒吧当过营销,后来和他一样成了没工作的无业游民。数月前,他们一同参加了一场特殊的聚会,被一个朋友鼓动着吸食了“叶子”,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铤而走险加入了贩毒大队。
赵某和邹某文化程度都不高,早早辍学来到社会上闯荡,自然对毒品缺乏正确的认知。他们只是天真的觉得,自己贩卖的“叶子”可以帮他们赚大钱,早点过上荣华富贵的好日子。赵某和邹某一个进货,一个卖货,后来实在忙不开了,这才又拉上了余某下水。
余某此人也不一般,父母离异后,她多年来一直过着酒吧和出租屋的两点一线式生活,微信里有着多达2000余人的广阔人脉。而且据赵某回忆,余某早在加入他们之前就已经有过卖“笑气”的前科,贩毒经验比他们还要早上许多。
如今,随着赵某和邹某的相继落网,这个三人贩毒团伙只剩下余某还未归案。如果继续放任其肆意妄为,未来将会有更多无知的年轻人落入毒品的泥潭,因而抓捕余某刻不容缓。这事通过余某的朋友圈,警方确认了她常去的酒吧,最终将余某当场抓获。
对于警方的质问,余某最开始死活否认自己涉嫌贩毒,一再表示自己就是个在酒吧上班的普通人。然而,当警方将其朋友圈截图和收集到的证据都摆在眼前后,余某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然而,不管是余某、邹某还是赵某,他们三人都只清楚“叶子”是何物,“气球”指笑气,却并不知晓“胶囊”到底是什么东西。能够确定的是,这也是一种能致人产生幻觉的药物,但如果想要获知其庐山真面目,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揪出为邹某等人供货的“上家”。
水落石出 法网恢恢终难逃
为了找出这个潜藏在幕后的真正主谋,警方决定借赵某之口,通过微信继续和“上家”做交易,表示自己需要再进一批新货源。“上家”同意了,表示会和赵某在一家宾馆前碰面。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警方又谎称不便出门,让朋友代为拿货,对方没有起疑,再次同意了。
交易当日,蹲守在交易现场的警方果然看到了一辆行踪诡异的白色面包车。车主全身包裹得十分严密,匆匆忙忙的将货物扔给交接的民警后,踩着油门便扬长而去。小林见状果断通知其他民警跟上,一直跟到一家饭店门口时,那辆横冲直撞的面包车才终于停了下来。
一两分钟后,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大摇大摆的走下车,进入饭店准备庆祝。趁着其刚落座的功夫,几个民警一拥而上,果断控制住了男子,随后将其带回派出所审问。男子名叫杨某,正是邹某等人的“上家”,因为纹身店倒闭欠了巨债,所以才走上贩毒这条不归路。
杨某的手段很是隐秘,为了不让警方察觉到毒品的存在,他买来了很多香烟进行改装,用海洛因和冰毒作为基液,最后再充填进挖空的香烟中。他靠着这种方式瞒天过海,赚到了不少钱,没想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他和邹某等人终归还是没能躲过警察的火眼金睛。
杨某
随后,在杨某的供述下,剩余的几名犯罪嫌疑人也陆续被警方抓获。由于涉嫌吸食、贩卖毒品罪的罪名,这些人最终均被处以不同程度的判刑。近年来,随着犯罪分子对毒品的伪装不断更新,我国对毒品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加强。愿诸位都能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