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秦朝末年,随着大泽乡出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我国历史上第一场由农民掀起的起义运动拉开了序幕。陈胜、吴广这样的普通百姓,也在历史的洪流中崭露头角,成为反秦起义的先行者。
然而,起义军的胜利还不够巩固,混乱之中暴露出种种人性的阴暗面。吴广这个曾与陈胜生死与共的好友,也未能逃脱被杀的命运。究其原因,陈胜视吴广为心腹大患,终于设计除去。
吴广之死揭示出革命兄弟也难逃悲剧,胜利来临之际更要警惕人心。正如扬雄所说,亡秦之事未成,陈胜却先害了自己的好友,这才是真正动摇大业的破绽所在。
本文拟围绕吴广之死这一历史事件,深入剖析陈胜与吴广从患难之交到反目成仇的故事内幕。通过这一方兴未艾却突然落幕的悲剧,看懂胜利来之不易,兄弟阋墙之忧。
一、大泽乡,一场乡村革命的萌芽
公元前209年冬,阳夏县的吴广带领900名农民,应秦廷征调前往渔阳屯田。此行原本注定死路一条,然一场久雨终成蝶翼,洗涤百姓心中积压已久的不满与愤懑。
这天傍晚,吴广独自坐在村边,望着落日余晖出神。他虽然是这900人的头目,却也不过是贫苦农民的一员。想起妻子还在老家等待,他不禁叹了口气。
“吴兄,在想什么呢?”一个声音突然打断了他的思绪。吴广回头一看,是他新认识的好友陈胜。
“没什么,就在想家里的事。”吴广招呼陈胜坐下,“这场大雨,不知要下多久。”
“我也在想,这雨如果再不停,咱们这批人就要完了。”陈胜神秘兮兮地凑近吴广,“朝廷的律法你又不是不知道,过了期限还不到,那不是断头的节奏?”
“这我当然知道。”吴广叹气,“可如今天气这般,实在是天意强人。”
“天意强人?我看就是皇帝强人!”陈胜压低声音道,“你我不过是贫苦百姓,被迫入伍充数。如今要我们赴死,岂能甘心?”
吴广点点头:“我也不甘心啊!可是,能奈皇帝何呢?”
“皇帝远在咸阳,我们在此处,难道就束手待毙不成?”陈胜神秘一笑,“我有个主意,保你性命无虞。只要你肯配合,咱们900人,说不定能翻身做主人!”
吴广听了大吃一惊:“陈兄,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
“没错,我的意思就是造反!”陈胜鼓动道,“大泽乡正在酝酿一场乡村革命,你我正可抓住机缘,翻身做主人!”
陈胜将心中的盘算娓娓道来。吴广虽有些犹豫,但也深感大限将至,不反秦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二人达成共识,决定在大泽乡举事造反。
当晚,陈胜便传唤身边几位得力干将,商议反叛大计。众人七嘴八舌争相献计,不一会儿就拟定了反叛方案。
第二天清晨,陈胜和吴广便按计划向众人传达天命:“你们思虑甚笃,朕实为佑汝等也。汝等其勿忧而有功。”
众人听了大为震撼,纷纷向陈胜叩头:“陈大人果真得天命!我们愿追随您翻身做主!”
大泽乡起义就此展开序幕。陈胜任“楚公”,吴广担“义首”。起义军很快攻占陈县,响应者纷至沓来,士气高涨。与此同时,陈胜也在暗中打响名声,进一步稳固领导地位。
一个月时间,起义军竟发展到60多万人。陈胜得志便称王,吴广则任“假王”,率军西进,直取咸阳。两人联手,一时之间声势浩大,威胁秦国存亡。
然而,他们终究知人知面不知心。
二、荥阳之围,暗潮开始汹涌
起义军西进的步伐一度捷报频传,所有人都认为推翻秦朝指日可待。然而就在荥阳城下,大军陷入胶着。秦军企图反扑,义军的先锋部队接连溃败。
“调兵遣将的事,还需请示陈王!”在军议上,田臧强调战术必须统一指挥。
“我已受陈王之命,统率大军。岂能时时请示!”吴广不悦道。
“吴兄言重了。我们皆为大义,调兵遣将难道还分你我?”
“好一个大义!我看你不过图谋权力!”
两人争吵不休,军心大乱。此时,一名侍从冲进帐篷:“田将军,秦军来犯!”
“来得正好!”田臧拔剑而出,“看我如何擒拿秦将!”
然而此战田臧不敌秦军,阵亡数百人。吴广亲自督战,才将秦兵击退。
“吴兄英明,立下大功!”诸将见识吴广用兵如神,个个争相拥戴。
田臧回军营后,心中愈发不平。他决定向陈胜进谗言,除去心腹之患。
那日清晨,田臧来到陈王帐前:“吴广指挥失当,若不除之,只会坏大事!臣请兵权统归陈王,调遣吴广归罪。”
“田将军此言差矣。”陈胜沉吟到,“吴兄为人爽朗,颇得人心。朕如何忍心加罪于他?”
“陈王明鉴!”田臧叩头不已,“臣等只为大义,决无私心。吴广骄横不已,必为大业破绽!”
陈胜若有所思:“朕知田将军忠心。然擅杀大将,殊非上策。此事需深思熟虑。”
田臧闻言退下,陈胜心中却已生变。他隐隐感到,吴广如日中天,自己这王位岌岌可危。
三、兄弟阋墙,吴广被害
过了几日,田臧再度来到陈王面前,言辞更为激烈:“臣请斩吴广以正军法!若不除之,国将不国!”
陈胜轻叹一声:“朕明白你的意思。只是,如何下手,还需稳妥。”
“陈王请放心,臣自有妙计。”田臧恭敬应道。
当天夜里,田臧命心腹混入吴广营帐,猝不及防刺杀要害。吴广蓦地倒地,鲜血染红军官,不久便断了气。
田臧随后亲自斩下吴广人头,献给陈王:“大敌已除,陈王可安枕无忧!”
出乎他意料的是,陈胜不仅未加责备,反而笑容可掬:“田将军功勋卓著,朕自当重赏!”
当即,便封田臧为上将,授予令印。诸将闻讯,无不大惊失色。
起义第一功臣被斩杀,军心立见动摇。秦军趁机猛攻,大败义军主力。陈胜只得弃城逃跑,起义军从此一蹶不振,四分五裂。
无独有偶,就在此时,秦朝重金收买俘虏,终于让陈胜引颈就戮。
吴广之死,陈胜除去异己,殊未料竟成己方杀机。正如扬雄所说,亡秦之事未成,吴广反先一死,可叹大好局面就此搞砸。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陈胜戏耍人心,最终失掉民心。兄弟阋墙之祸,导致革命失败,历史殊值深刻反思。
结语
大泽乡起义开启农民革命先声,也揭示革命道路仍迢迢。吴广之死警示后人,兄弟阋墙之祸堪为根本大忌。
陈胜除去异己,殊未料害的是自己。人心难测,革命更需警惕。大业未成便内斗,正中秦朝下怀。历史戒示当前,革命尚需砥砺前行。
唯有群心齐,义结金兰,方能铸就伟业。同时代而生,即使看似知己,也不可妄自菲薄。今人当自警,牢记历史教训,方得前仆后继,继往开来。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