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因为业务重心的调整,打算找一位新的晚托老师。一边思考到底需要个什么样的人选,一边将内容整理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一、 收入
晚托老师最大的痛点可能就是收入不高——应该说除个别能力强机构又重视的之外,他们的付出和回报是不太成比例的(混混日子骗钱的不算)——尤其是全职做晚托老师的。
这一点可能跟晚托自身的定位也有关,一个“低门槛”的行业是不太可能造就高收入的。而目前也没有几家可以站出来说,我们就打算把晚托打造成精品、奢侈品,这是需要时间和契机的。
作为晚托机构的核心资源,管理者不会不清楚老师的重要性,但是权衡之下所能做的就是以兼职大学生搭配全职老师来降低成本,再将部分利润补贴给优秀的老师。可也别幻想太多,比起机构的培训老师来说真是微不足道。所以还有种补偿的办法就是给晚托老师组课增加收入,前提是你得有这个授课能力。
如果你是个眼光长远的人,那么请暂时将收入放一放,继续往下看。
二、 定位
既然晚托机构有定位,晚托老师又何尝没有?就像知乎上很多问好不好、该怎么办的,其实真该扪心自问一下,我为什么去当晚托老师(请注意,不是为什么办晚托机构,关于这个问题请搜索我的另一篇文章《写给那些打算进入晚托行业的朋友》)。
是因为轻松吗?如果你抱着这种想法也很“幸运”地找到一家让你轻松的机构,那么很有可能你会随着机构的洗牌一起被洗掉,你真要自我安慰说“大不了就是浪费点青春而已嘛”,我也无话可说了(不存在青春问题的退休人员另当别论)。后面我会讲到作为一名晚托老师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是因为爱心吗?我其实很欣赏这些有“爱”的老师,只是爱在现实(收入、时间、精力)面前可能会被碾压得只剩渣渣。这么说可能有些夸张,不过“爱”是一种能量,总有枯竭的时候,如果没有新的滋养很难维持(从私心讲,我是真心希望这种老师加入的,简直可以做到无条件付出并且很有可能家底殷实不愁吃穿)——能够从孩子们身上获得能量的不在此列。
是因为存在感吗?其实我最怕只要有事干就成的人(没准我就是从这个陷阱里爬出来的)。没有清晰的目标,连赚钱都是隐晦的、上不了台面的,很难想象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什么。一旦从晚托中刷不到存在感,就会调转枪头去往别处。
是因为前途吗?很多人觉得晚托没前途,很有可能是看到太多负面的东西,或者觉得它不入流。要知道大量的资本都已经进入到这个行业你却毫不知晓,确实没办法让你看到前途。但总有些聪明人能看得更长远——如果你一只脚踏进晚托,那么其实离教育培训也就不远了。晚托对机构而言是导流器,对一个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熟悉当今教育培训现状、家长心理的良好契机。退一步讲,就算你将来不想当机构校长、不想研究教育,你也完全可以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吃透,没准将来考个教师资格证当当培训老师都是个不错的出路,最次最次以后有孩子给TA辅导也比其他家长专业呢。
三、 能力
在我看来,晚托老师还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尤其是有追求、力争优秀的老师。辅导功课这种硬技能就不说了,啥都不会的去教学生那不是祸害别人家孩子吗?挑几个软实力讲讲吧。
1、 自律
之所以把自律放在第一位,是因为你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将传递给你所接触的孩子们。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我们也常劝导家长,孩子学习时大人最好也拿一本书在边上安安静静地阅读,而不是整天捧着个手机刷来刷去。然后孩子回去告诉家长,我们的晚托老师一直在旁边玩手机,这不是自己打脸吗?
2、 责任心
如果说自律的问题可以通过规章制度来约束,那么责任心就未必了。之所以很多大学生兼职会让人诟病,主要还是缺乏责任心。作业的检查质量差强人意,结果还时不时需要另一位老师复核,岂不浪费人力?最怕的还是为了贪图快,没有给学生讲解就把答案告诉孩子,成了生物“作业帮“。日常的安全问题更是需要晚托老师有极其负责的态度。
3、 耐心
学习是破坏亲子关系的罪魁祸首,而缺乏耐心或许就是导火索之一。于是家长就把孩子送来了晚托,希望我们能够耐心对待。有些孩子的理解力稍差,一遍两遍的确实没办法让TA理解;有些孩子就是喜欢调皮捣蛋,简单粗暴能解得一时困境,但从长远看,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无益。还有一种更高阶的耐心就是,你的努力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被学生和家长认可,甚至连机构都未必马上意识到你的付出。
4、 乐观
这一点可能是我自己太“乐观“、太理想化了,不过整天愁眉苦脸的老师我看着都难受,更何况是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了。轻松愉悦的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学习,适当的幽默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同理如上,当家长误解你时,有颗玻璃心的人可能真承受不住了,尤其是付出很多之后。
5、 善于沟通
这里的沟通并不一定指跟学生家长,有些不善言辞的老师做起事来相当认真负责并且超级有耐心,甚至受了委屈也默默承受。其实机构并不一定希望你隐忍,或者说你把问题告知一下由专人去沟通,但首先你要学会内部沟通。否则负能量的积聚早晚会爆发。
四、 难点
1、 时间困境
晚托的时间通常都是在放学后到家长下班前的时间,可现如今职场的加班司空见惯,搞不好孩子作业早就完成了,家长还半天见不到人影。抑或是期中期末前,学校大量的刷题,作业多到你恨不得帮学生一起做。
这种时间上的困境只是需要老师有心理准备,就当是加班了。可还有一种时间上的困境更加难办,就是如何在家长来接孩子前将作业完成。总有些效率低下、反应慢的孩子,他们在教室里很乖很安静,可就是做作业的速度能令你抓狂。最难办的是学习不好还很有“心计”的孩子,在过往的学习过程中,他们领会到“只要我说不会,最后总有人会把答案告诉我”的“真谛”。这就成了一种博弈,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的教育理念之间的博弈。
2、 移情困境
晚托老师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少则两三个小时,多则四五个,除了作业学习,还有可能会卷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很多老师真的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这种情感上的连结,从商业角度来看可以很好地维系客户关系,但卷入过深很有可能就会产生师生之间的移情和反移情(心理学中把那种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有关的人或事物上的现象称为“移情效应”)。移情是一种能力,处理得当会令教师对学生更加感同身受,更加利于应材施教。可一旦过度就会造成老师会对学生有不合理的期待和要求,相处的模式都可能超越了简单的辅导与被辅导的关系,而更像是孩子替代性的家长。
难点的事还真不是一句两句描述得清楚得,以后另开一篇文章吧。
看到这里,再回头想想收入的事,是不是觉得不值?所以每当别人问我能开多少工资,我真不好意思开口,可谁让我们穷又想做好呢?难道是我们要求太高,才找到现在都没合适的人选。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