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6-30 0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便讲讲吧。。。
当年听到和看到的。
当时主要压力在男方,女方还好。
女的很多,都是40岁左右下岗,当初什么农工商,良友,好德,还有华联吉买盛这些超市,吸收了不少下岗女员工,优先会考虑40-45岁的女性,然后45-50的,很多就会拿点低保,混到50岁退休。。。当然也有一部分心灵手巧的人,摆摊,当年学校附近做油炸里脊肉的,油凳子,蛋饼,香酥鸡的,很多都是下岗后在小区或者弄堂口摆摊的,当时街道和居委会都会默认不管他们,给她们一条生路,像我们以前弄堂当年的小摊位都是居委会同意的。。。算是当给她们安排工作。
然后男的就比较烦了,很多男的要60岁退休,所以很多是居委会安排保安工作,门卫工作,相对比较轻松的,甚至还有城管工作,然后也有很多人混着换零工。。。然后一部分人,自费学车开出租车,开货车都有。。。甚至还有部分就直接混麻将房,打牌到60岁退休的也有。。。
当然下岗的人中,还有手上有技术的,或者做生意头脑的,确实是有部分人找到比原来工资高更多的技术工种,也有人因此做生意成功。
总之,当年是因为经济转型,出口增加,高速增长,所以这个阵痛大概没超过5年。。。至少上海是这样的,从97年98年到02年左右,基本已经很少听到同学家里谁谁父母没工作了。但是99年2000年的时候,确实不少同学的父母有下岗过。
当时确实肉眼可见大家手上的钱都紧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