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5933|回复: 0

退休记者汤计,遭起诉索赔200万:被曝帮人撰文平事,受贿收房?

[复制链接]

12

主题

133

回帖

28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82
发表于 2023-6-23 05: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肖遥】



新华社内蒙古分社退休编委汤计,曾经数次写呼格吉勒图案内参而暴得大名,进而受到新华社表彰“荣立个人一等功”。 截至2015年,他是新华社建社85年以来的第一个荣膺此表彰的记者。随后,他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中国十大正义人物”等荣誉称号。但是,前知名媒体人刘虎撰文质疑汤计在呼格案昭雪中的功劳,认为真正起关键推动作用的记者另有他人。
汤计退休后的一些举止引起争议,甚至打起官司。他最近的一桩官司,是2023年6月份被张厚堂起诉至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关于名誉权法律纠纷。

汤计与张厚堂之间的名誉侵权案,源起于数年前的一件经济纠葛。到了2021年,汤计被曝光利用个人影响力,帮助该商事纠纷的一方老板“平事”,从而受赠了一套250多平方米洋房。不过,他坚决予以否认。
从新华社内蒙古分社退休后,汤计创办了个人微信公众号“汤计典频”(现已更名为“满子典频”),继续“发光发热”,在内蒙古蛮有影响。
有关资料显示,2020年9月——2021年3月,汤计在“汤计典频”连续发布6篇关于上述经济纠纷的文章。这些文章,涉及内蒙古宏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内蒙古宏泰”)与一些股东之间的股权纠纷案。

2019年,内蒙古宏泰被股东张宇起诉。张宇声称,另一名股东苏茂元于2018年4月将其持有的内蒙古宏泰1040万元股权(持股比例为18.72%)转让给了她,双方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协议生效后,张宇的股权由之前的13.5%变成32.22%;但内蒙古宏泰一直拒绝为张宇办理股权变更登记,理由是“没看到协议和凭证,不认可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在法律事实如此清晰的情况下,内蒙古宏泰接连败诉。但内蒙古宏泰败诉后,新华社退休记者汤计为其助威的文章频繁出现。“排外欺生,法治不彰”、“执法者装睡打鼾”、“法院还能守护最后一道公正防线吗”……汤计在发布的公号文里,使用了大量带有个人强烈情绪的文字,为内蒙古宏泰“大声疾呼”,公开指责判决内蒙古宏泰败诉的各级法院。

年逾花甲的汤计,为何积极涉足这桩经济纠纷案件?网络流传的一份《财务审计报告》,披露汤计之女汤苜得到一套250多平洋房的内幕。据一名内蒙古宏泰高管透露,这套洋房由内蒙古宏泰出资,汤计没有出钱。
张宇等股东赢了官司却惹来汤计公号文的“舆论质疑”,不堪其扰。从2021年开始,她向内蒙古公安厅、内蒙古纪委等政法机构实名举报汤计等人。举报材料称,汤计除了在网络通过“汤计典频”发布多篇“扭曲事实”的文章、给不遂其意的司法机关“扣帽子”外,还在线下亲自跑到警局,给公安机关施压。汤计带着山西朔州商人殷培智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经侦报案,诬称张宇父母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资产。经长达半年的调查取证,有关警方认为不属实未予立案。2020年底,汤计率殷培智前往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公安局经侦举报,称“张宇、苏茂元股权转让案是虚假诉讼”,要求公安机关抓捕所谓“涉案人员”。
对此,《财经》杂志资深编辑李廷祯于2021年12月在微信公众号“鹈鹕说”发表了数篇文章,揭露汤计受赠了一套价值159万余元的洋房,位于呼和浩特市恒大翡翠华庭小区首期14栋。文章展示了传开的《财务审核报告》,显示这套洋房是由汤计女儿汤苜于2018年5月20日签约,已付全款。

汤计则在个人微博反击, 2021年12月6日公开回应称,“原新华社记者汤计遭遇诬陷围攻。”他宣称,从2021年12月1日开始,“鹈鹕说”对其进行了连续抹黑攻击,“大概就是我历年来为无数蒙冤者受屈者发声呐喊的代价。”自己已经请求党组织与纪检部门调查,表示自己“经得起考验!”和“会采取法律行动维权!”
刘虎与“大理灭门案”蒙冤者张满。刘虎的报道,推动了这桩22年冤案平反。
次年,原资深调查记者刘虎亦加入揭露汤计的行列。他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新华社记者帮山西商人“平事”受赠250多平洋房》,被汤计以网络侵权为由起诉至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同时,腾讯公司也被他起诉。
原告汤计在民事起诉状中写道,2022年1月10日,微信公众号“巴蜀独立评论”推送原创文章《新华社记者帮山西商人“平事”受赠250多平洋房》,作者为刘虎。涉案文章通过整合方式,大量引述其它自媒体账号及相关人员关于汤计的不实言论。在起诉状中,他列举了3个例子,分别是:1、引用公众号“鹈鹕说”文章内容“汤计……利用身份影响力,干预司法走向……他自己则获得了呼和浩特市恒大翡翠华庭小区首期14栋一套价值159万余元的洋房”;2、“内蒙古宏泰公司几位股东认为……汤计涉嫌受贿、敲诈勒索、强迫交易、干预司法等多项犯罪活动”;3、“一位曾经在呼和浩特市媒体工作的人告诉笔者(注:刘虎)‘消费呼格(注:呼格吉勒图)是一方面,这个电影也是汤计淫威来源’”等。
起诉状写道,除了大量引用不实言论,涉案文章还称经“笔者实地探访”,宏泰公司高管说“汤计实际没有出一分钱房款,钱由我们宏泰公司支付了”;“内蒙古资深记者告诉笔者,呼格吉勒图案的翻案……跟汤计的内参根本没有直接关系,他却贪天之功”。
除此之外,汤计对涉案文章中“汤计是否涉嫌违规违纪和违法犯罪?……中纪委驻新华社纪检组已对此立案调查……丰镇市公安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等亦在调查核实相关情况”有异议,认为刘虎明知上述关于汤计的言论是否属实仍在核查中。
据此,他认为,涉案文章在明知相关部门正在调查、结果待定的情况下,大量整合、引述未经核实、缺少事实依据的不实言论,严重误导了公众,使公众误认为汤计有违法乱纪行为;刘虎探访所得的所见所闻已经超出客观评价的范畴,也具有明显的误导性。
起诉状写道,涉案文章发表后产生极大的浏览量,并在新浪微博等其他自媒体平台进一步转发、扩散,严重损害了汤计的名誉,降低了社会评价,侵害了汤计的名誉权。其次,涉案文章所谓“资深记者”关于汤计因呼格吉勒图冤案平反所获荣誉属于“贪天之功”等言论,是对汤计所获荣誉的诋毁、贬损,侵害了汤计的荣誉权。
对于汤计和刘虎之间的官司,澎湃新闻于2022年2月24日刊发了《汤计起诉腾讯公司和原媒体人刘虎网络侵权,索赔160万元》报道。在这篇报道中,原被告双方均表示法庭上见。
刘虎表示,汤计屡屡干预司法并以其女儿汤苜名义受赠恒大地产一套商品房的证据是确凿无疑的,作为退休的国家干部,他这是犯罪行为。汤计以名誉侵权为由提起诉讼走上法庭,只会让他违纪和违法犯罪的证据加以固定,目前他已委托律师应诉,到时候法庭上再和汤计慢慢说。
对于此次提起诉讼及此前被实名举报,汤计告诉澎湃新闻:“我是所有的东西在法庭上见,这也是我的原则,所以你也不要问了……刘虎他自己愿意卡拉OK,自娱自乐,他就自己玩去吧,我跟他法庭上见,其他的不用说。”
同年7月20日,澎湃新闻跟进报道,发表《汤计诉遭网络侵权案宣判:原媒体人刘虎被判赔礼道歉,腾讯无责》,披露法院驳回原告索赔诉请。刘虎告诉澎湃新闻,他不认同一审判决结果,准备上诉。汤计则告诉澎湃新闻,对于一审判决结果,除了对案件受理费不满意外,其他的结果他都能接受。暂时还没考虑上诉。接下来,他还将对最早撰文披露此事的“鹈鹕说”进行诉讼。
于是,吃瓜群众坐等,汤计何日将起诉“鹈鹕说”公众号所有人李廷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汤计和刘虎之间的上诉官司还没了结,他被张宇的父亲张厚堂诉至公堂。

2023年2月,张宇收到了内蒙古高院的申诉终审判决书,汤计一直“声援”的内蒙古宏泰再败诉。这起商事纠纷案,最终结论出炉。然而,由此案衍生的后续名誉权纠纷,即汤计被曝“受贿洋房后写文章帮商人平事”一事的内情并未落下帷幕。2023年6月,张宇之父张厚堂以名誉侵权为由起诉汤计,索赔200万元。
在民事起诉书中,张厚堂痛陈,汤计在“满子典频”发布系列公号文,用“布局挖坑”“伪造证据”“铤而走险”“谋财者”“窃取”等侮辱性语言进行诽谤,捏造了“在政府及公检法部门有后台”“伙同会计师事务所骗走公司账本”等。这些文章发布、蔓延后,对其品德、声望等人格方面的负面评价汹涌如潮,严重损害了其名誉权。
为此,他质问汤计:“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和施暴场所,汤计作为传媒界的功勋人员,本应加倍珍惜党和政府给予其的各种崇高荣誉,更应比普通公众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并遗憾地说,汤计却在利益驱使下,插手原告公司股东之间纠纷,无视多份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确定的事实,公然利用其实际控制的公司和身份影响力,在微信公众号上连续发表多篇文章,大肆捏造或歪曲多起事实并大量使用侮辱性语言对原告名誉进行贬损,以达到其通过网络舆情影响司法裁判的最终目的。

针对汤计被张厚堂起诉、索赔官司,2023年6月19日,有媒体人在一个微信群中询问汤计,没有得到直接回答。当晚,汤计在群里转发了一篇“满子典频”刊发于2021年3月8日的文章《院长成了案件掮客,法院还能守护最后一道公正防线吗?》。
复盘汤计曾连续发文,强力质疑相关法院判决“法院还能守护最后一道公正防线吗”,传媒界仍然感到蹊跷,好奇不已。
汤计,会不会晚节不保?公众不妨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

电话

喵酱客服:13124888978

下单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关注

抖音号1

抖音号2

APP

顶部

精拍沪牌
公司沪牌
车务代办
拍牌知识
喵酱同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